米乐M6官网登录正版下载“雪龙”归来

2024-04-22 21:31:40| 来源:M6米乐官网登录 作者:米乐M6网页版登录入口
56

  4月10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我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完成考察任务,全部平安顺利地返回国内。其中,“雪龙2”号停靠香港,“雪龙”号停靠山东青岛,分别举办为期5天、3天的公众开放日等活动。

  此次考察是在我国极地考察40周年之际开展的一次重要考察。考察队于2023年11月1日从国内出发,历时5个多月,总航程8.1万余海里。在时间紧、任务重、恶劣环境频发的情况下,考察队完成各项考察任务,取得一批重要科研成果。

  此次南极科考取得多项亮点成果。据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领队张北辰介绍,考察队顺利完成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秦岭站的站基度夏调查监测任务,在南极宇航员海、阿蒙森海、南极半岛邻近海域、普里兹湾、罗斯海进行大洋调查及科学研究,通过开展营养级结构调查,为探究目标海域关键物种的基础食物源及其营养结构关系提供重要科学支撑。

  “我们还首次在阿蒙森海布放国产生态潜标。逐步构建潜标阵列,通过长期锚系潜标观测手段,揭示南大洋海冰与环流等基础环境变化对全球大洋物质循环、海—气—冰相互作用格局的影响。”张北辰说。

  值得一提的是,多种自主创新技术仪器装备在南极开展了应用和测试,比如国内自主研发的近红外望远镜、可移动太赫兹望远镜系统、南极无人值守智慧能源系统、“雪豹”2极地特种载具、无人智能载具等,提高了我国认识极地、保护极地、利用极地的基础水平。

  据了解,本次考察期间,通过船、站运行保障支撑合计完成38个高校、科研院所承担的国家“五大类”科研项目,数量较上一年度提升52%。研究内容涉及极地海洋、极地生物圈、极地土壤与岩石圈、极地冰冻圈、极地观测探测等。

  开展国际南极科学前沿领域合作研究,也是本次南极科考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次考察完成冰—海—基岩相互作用和冰下地质两个重大国际合作科考项目,成功钻穿了545米厚的冰层及冰岩夹层,获取了连续的冰芯样品,并且继续向下成功钻取了宝贵的0.48米基岩样本,为探究该区域南极冰盖接地带冰—海—基岩相互作用填补了关键数据空白,支持冰盖物质平衡的精确评估和不稳定性研究。”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副领队谢健说。

  据了解,考察队与挪威、澳大利亚等多国合作开展SCAR RINGS恩德比地调查任务,科学飞行长度约7200公里,时长约28小时,所得数据填补了东南极沿岸冰下地形关键数据空白区,科学意义重大。同时,考察队还与澳大利亚、美国、英国、智利、韩国等国开展了后勤保障国际合作。

  “充分发挥我国极地考察平台对外交流窗口作用,长城站、中山站、秦岭站与澳大利亚、俄罗斯、比利时、日本、韩国、意大利等考察站开展全方位友好交流。”谢健说,他们在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市举行了公众开放日活动,在南极考察、学术研究以及后勤物流保障等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交流,增进与各国科学家的了解,努力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作出新的贡献。

  考察站是极地科考的重要基础。1984年,中国首次派出南极考察队伍,在乔治王岛建设我国首个南极科考站长城站;1989年2月,中山站建成;2009年2月,昆仑站开站;2014年2月,泰山站落成。2024年2月7日,南纬74度56分,东经163度42分,南极的新地标——中国南极秦岭站建成开站。

  秦岭站建成,正是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的最大亮点。“考察队主动克服极昼、狂风、大雪、强紫外线辐射等极端自然环境的挑战,历时52天建成秦岭站。”据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刘顺林介绍,秦岭站主体建筑的建设是本次考察的重点工作,主要包括主体建筑钢结构、功能模块和外围护系统的建设,建设物资总量约9500吨。相关人员组织、机械配置、远洋运输、现场实施等方面均围绕建设目标开展,并提前针对南极现场特殊的海冰、气候、工程机械、作业窗口期等实际情况编制工程总体实施方案,指导现场工作。

  秦岭站建筑面积5244平方米,主楼由中央环廊和东西两翼构成,可容纳度夏考察人员80人,越冬考察人员30人。从空中俯瞰,秦岭站主体设计为南十字星造型。南十字星是南半球具有代表性的星座,中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时曾通过它来辨别方向。

  祝贺是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秦岭站设计师,从跟随我国第33次南极考察队抵达罗斯海地区进行优化选址工作以来,他亲身参与并见证了秦岭站的“孕育”。

  “秦岭站的设计立足于科学考察研究和主体功能布局,充分考虑南极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后勤支持特点,采用绿色技术和集成化空间体系,打造集约高效、绿色低碳、智能先进的国际一流科学考察站。”祝贺告诉记者,秦岭站采用轻质高强的建筑技术与材料,可以抵抗零下60摄氏度的超低温和海岸环境的强腐蚀,且优先采用清洁能源,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占比超过60%。

  在建材方面,秦岭站主要采用钢结构、一体化墙板、实木等环保型建筑材料,具备易安装、易清理、对南极自然环境影响小的特性,同时考察站达到使用年限后可回收再利用。

  秦岭站是我国首个面向太平洋扇区的考察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之后我国第三个南极常年考察站,同时也是我国在南极的第五个考察站。秦岭站所处的罗斯海区域,被认为保存着地球罕见的完整海洋生态系,曾是中国南极科考布局的空白。

  以秦岭站为支点,一系列科学考察将逐渐展开。张北辰介绍,依托秦岭站,科考队员们能够开展海洋生态、海冰、冰川、大气、地球物理、高空大气物理、陆地生态、陆地和海洋地质等调查和观测监测,为评估南极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提供基础支撑。同时,通过开展罗斯海区域陆、海、冰川、横贯山脉等南极关键内陆区域的多学科综合科学调查,将为了解罗斯海区域自然特征提供重要保障。

  “未来我们将依托秦岭站,与有关国家一起对恩克斯堡岛南极特别保护区进行管理,开展罗斯海海洋保护区生态监测。此外,还将与周边其他国家考察站开展相关国际合作。”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体军说。

  此次南极考察首次由“雪龙”号、“雪龙2”号与“天惠”轮货船三船保障实施。其中,“雪龙”号和“雪龙2”号船主要执行科学考察、人员运送和后勤补给任务,“天惠”轮货船主要承担新科考站建设物资运送任务。

  “雪龙”号是我国第一艘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也是一条服役30年的极地考察“功勋船”。据南极科考队员回忆,1994年“雪龙”号首航南极,当时船上设备简陋,获取到的数据质量也没有保证。后来,“雪龙”号进行一轮轮翻新改造,设立了实验室,更新了科研设备。中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于2019年首航,实现南极科考“双龙探极”,进一步提升了极地科研综合保障能力。

  科考船的升级,一如中国南极科考事业扎实而稳健的成长。40年前,中国的极地事业几乎是一张白纸,没有一个极地考察站,没有一艘专业极地科考船。4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极地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一代代极地工作者勇斗极寒、坚忍不拔、拼搏奉献、严谨求实、辛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如今,我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在极地独立开展科考工作并建立科考站、持续进行科学观测的国家之一,持续组织开展南、北极考察,对极地认知和保护能力不断增强。2017年,我国成功承办第40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在会上牵头提出“绿色考察”倡议,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

  据张北辰介绍,考察队在极地考察过程中自觉践行“绿色考察”理念,严格遵守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相关要求,集约化管理建筑材料,减少对南极现场的扰动,减少临时设施和现场施工人员数量和活动范围,达到绿色环保建站目的。

  极地是生物的基因库和自然资源的储备地,是气候环境演变的航向标,也是科学的殿堂、创新的源泉。乘风破浪,犁海探极,中国极地科考人将更好地认识极地、保护极地、利用极地,为造福人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诚邀合作伙伴。

  眼下正是春耕的关键时期,行走在齐鲁大地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民们抢农时、忙生产的身影。活动聚焦春耕生产技术需求,组织农业领域专家深...[详细]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近日,北京、河北等北方省市陆续发布杨柳絮飘飞期预报,提醒容易过敏人群加强防护。杨柳飞絮与天气密...[详细]

  本报讯“我们村有24口机井,前两天咱政协委员已协调电力部门全部检修完毕,春灌可正常进行。”种粮是个技术活,春天一到,山东省聊城市茌平...[详细]

  科技日报讯4月10日6时26分,“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停靠山东青岛,标志着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完成。中国第40次南极...[详细]

  农业农村部近日举办2024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推介活动,现场发布浙江长兴访茶观花和美乡村游、陕西西安长安踏春赏花游等60条春季精品线路...[详细]

  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截至4月8日,全国已春播粮食完成意向面积的11%,进度同比持平。春小麦已播35.2%,春玉米已播8.5%,薯类已播32.9%,...[详细]

  本报北京4月10日电10日6时26分,“雪龙”号停靠山东青岛,标志着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结束。  4月8日上午,“雪龙2”号和中国第40次南...[详细]

  清明假期出游数据日前发布。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4年清明假期3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19亿人次,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详细]

  光明日报记者杨桐彤赵秋丽冯帆2023年,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达9.2万亿元,近三年年均增长6%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超51%,同比提升超3个...[详细]

  近年来,山东省临清市坚持把数字驱动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大力实施“数字变革创新”行动,蹚出一条数实融合、以数强实的实体经济...[详细]

  四城同日出台住房公积金调整优化措施、15城阶段性取消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利率下限、超30城房屋“以旧换新”政策正在进行……近日,...[详细]

  本报记者刘源隆▲“共上一堂课”公益课堂网络直播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近年来,博物馆游持续火爆,每到节假日,全国各地博物馆人山人海、一票...[详细]

  本报驻山东记者孙丛丛神话魔幻吕剧《芙蓉记》、“西戏中演”柳子戏《妄》近来,山东多个戏曲名家工作室推出样貌丰富的舞台...[详细]


米乐M6官网登录正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