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M6官网登录正版下载净零碳城市丨杭州:以数智赋能推进碳达峰探索产业轻量

2024-12-22 02:02:50 | 来源:M6米乐官网登录 作者:米乐M6网页版登录入口
31

  未来,城市竞争比拼的不只是经济实力,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城市竞争的关键一点就是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因此中国城市迈向净零碳是必然的趋势。

  中国城市向净零碳发展,面临国内国外的双重推动力,既有压力也有动力,这也是城市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良好机会。

  为了对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有更深入、直观的认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走访了深圳、西安、杭州、武汉、成都等城市,呈现中国城市迈向净零碳的现实路径。本期,我们将带领大家跟随记者的探访脚步走进杭州,来看这座产业轻量型城市如何探索低碳发展之路。

  2023年,杭州举办了第19届亚洲运动会,并在亚运历史上首次实现了碳中和,从“无废亚运”到“无废城市”,杭州不断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2023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首批碳达峰试点名单,杭州入选试点城市。此后,杭州在碳达峰方面进一步加快行动。

  杭州市发改委资环处处长曾东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早在2010年,杭州就入选了全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2023年6月,《杭州市碳达峰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出台。此后杭州入选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杭州市发改委迅速制定试点城市方案,《杭州市碳达峰试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于今年3月20日正式发布。

  《征求意见稿》提出,充分发挥杭州市数字、科技和制度三大优势,创新建筑、交通和居民生活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路径,着力打造成为全国碳达峰数智赋能标杆区、科技引领样板区和制度创新示范区,为全国产业轻量型城市实现碳达峰提供杭州经验。

  2010年,杭州成为全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之一,开始探索一条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涉及低碳经济、低碳交通、低碳建筑、低碳生活、低碳环境、低碳社会等六个方面。

  亚运会就是杭州在低碳城市建设方面的一次探索实践。原杭州亚运会主新闻发言人、浙江省体育局副局长毛根洪介绍,经核算和评价认证,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共排放温室气体88.29万吨,使用绿电减排温室气体2.20万吨,接受社会捐赠碳抵消指标109.99万吨,在亚运会、亚残运会历史上首次实现碳中和。

  亚运会结束后,结合办会经验编制的浙江省地方标准《大型赛事活动绿色低碳运营指南》《浙江省用于大型活动(会议)碳中和的碳普惠减排量管理办法(试行)》等导则或政策,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近年来,杭州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政策体系逐渐完善。2022年,杭州出台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实施绿色产业、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发展规划,突出杭州的制度创新和数智赋能两大特色。

  2023年6月出台的《杭州市碳达峰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制定了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明确产业、建筑、交通、农业领域低碳转型方案,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和碳排放监测试点。

  2023年底,首批碳达峰试点名单公布,杭州入选试点城市。今年3月20日,《征求意见稿》正式发布,并提出到2025年,“双碳”数智赋能行动取得积极进展,全市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到2030年,全面建成全国碳达峰数智治理标杆区、科技引领样板区和制度创新示范区,探索形成产业轻量型城市碳达峰实现路径,为全国同类型城市碳达峰工作提供杭州经验。

  《征求意见稿》提出,杭州将建立“双碳”智治架构体系、实施城乡建设低碳转型攻坚行动、实施交通多侧协同低碳转型攻坚行动、实施能源低碳转型攻坚行动等十项行动任务,还单列了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任务。

  科技创新方面,杭州将努力建设“双碳”技术研发策源地、“双碳”科研平台集聚地和“双碳”成果转化首选地,全力打造碳达峰科技引领样板区。制度创新方面,杭州将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立法、探索碳排放核算+预算制度、探索实施项目碳评制度、探索建立市场化运行机制、探索城市绿色更新机制等。

  为了将绿色、低碳、可持续理念融入生产生活各领域,杭州市发改委评选了“2023年杭州十大低碳应用场景”,覆盖绿色建筑、生态碳汇、低碳工厂等多个低碳领域。

  “我们自2022年开展这个评选,包括公开征集、实地考察、公众投票、专家评审等环节,希望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低碳实践。”曾东城说。

  杭州在低碳交通体系建设方面起步较早、发展较快。杭州是国内最早推行公共自行车的城市,公共“小红车”成为杭州街道上标志性的符号。此外,杭州采取自行车社区、公交优先、环保水上巴士、电动车试点等措施,截至2022年,杭州绿色出行比例已达76.6%。

  杭州还推进运输装备升级,截至2022年,杭州主城区新增、更新的公交车中,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100%。同时,截至2022年底,杭州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54.6万辆,居于省会城市前列。

  绿色建筑也是杭州近年来持续探索的领域。“2023年度杭州市十大低碳应用场景”之一的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装配式建筑,预制率达到86.5%,装配率为 96.8%,对比现浇方式的参照建筑每百平方米可减少2.2吨二氧化碳。

  《征求意见稿》也提出,完善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在杭州全市推广应用“浙里绿建通”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平台,从规划、设计、施工、竣工、运行等阶段对绿色建筑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近年来,杭州围绕绿色低碳发展,加快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调整,注重发展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低碳高效产业,加速产业低碳转型。2021年,杭州市“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杭州坚持数字赋能产业变革,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二次攀升。

  《征求意见稿》提出,实施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攻坚行动,加快培育五大产业生态圈。聚焦“5+3”现代产业体系,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加快推进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和绿色能源五大产业生态圈高端化、绿色化发展。加快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加快绿色供应链构建,加快绿色低碳园区建设。

  2022年的杭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杭州明确了“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未来五年,杭州不仅将加快构建“1+N”政策体系,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无序发展,抓好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居民生活等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还将加大可再生能源、能效、零碳、固碳等领域的技术攻关和产业投资,做强绿色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等。

  根据杭州市统计局数据,2018-2023年,杭州市二产占GDP比重从33.8%下降至28.3%,三产占GDP比重从63.9%上升至70%,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带来了经济效益的提升,2023年,杭州全市GDP突破2万亿元。

  2022年4月,杭州出台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 到203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下降75%以上,这一指标比全国高10个百分点,也意味着杭州未来几年仍需在低碳产业上下功夫。

  除了发展第三产业,杭州也在传统产业转型上加快脚步,传统制造业企业进行低碳化发展既是“双碳”目标的要求,也是市场竞争的需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走访了一些2023年度杭州市级绿色低碳工业园区工厂,了解到企业正在系统化地进行低碳发展。

  采埃孚电驱动技术(杭州)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伟林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向碳中和目标,国际主要车企纷纷加快转型进程,以碳为基础的技术壁垒和贸易壁垒正在酝酿显现,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将直接决定着未来汽车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采埃孚杭州工厂业务范围在2018年转为乘用车领域,新建项目在采购、设计阶段都考虑到高效节能,在生产工艺上通过废水蒸发器减污增效,对蒸发后的蒸馏水进行循环利用,不仅大大减少工业危废的产生,也减少了清水的使用量。

  “采埃孚杭州工厂最大限度地使用绿色能源,2024年,公司能耗50%以上采用绿电,安装储能系统,随时准备电网需求侧的削峰响应,积极开拓自发能源项目,如光伏铺设等。”陈伟林说。

  传化涂料相关负责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建筑行业的痛点和挑战是同质化竞争激烈、行业环保法规逐渐严格、个性化需求日益多元化。作为传统的制造行业,制造成本不断上升,生产效率低、资源消耗大。

  传化涂料在低碳方面的做法主要是创新生产工艺、引入自动化生产设备、合理配置资源、避免过剩和浪费,优化生产工艺、降低成本。“绿色低碳工厂评审组走访时提出,我们的可再生能源使用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大于 10%;采用节水器具和设备,节水率不低于 10%。”传化涂料相关负责人说。

  传化涂料相关负责人说,解决的关键在于分析产品的价值链、碳排放和成本效益。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到后期运输、最后使用,这都在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里。“哪一环节的碳排放最高,在哪一环节减排投入的成本较少但减排效益比较高,就从这个地方入手。”

  在采访过程中,有企业反馈,目前汽车行业对零部件供应商的可持续发展水平都有考核的要求,零配件各企业对绿色能源的需求比较高,如果绿能的供应更充足,各企业就能更顺利地发展绿色能源。

  杭州已明确了能源结构优化的路线月,《杭州市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十四五”规划》提出,通过一手抓能源供应保障,一手抓能源结构优化,到2025 年实现“三保两降两升”的主要发展目标。

  “两降”即单位GDP 能耗、煤炭消费量进一步下降。“十四五”期间,杭州要求全市单位GDP 能耗累计降幅不低于15.5%,同时煤炭消费下降目标达到省级要求。

  “两升”即清洁能源占比、非化石能源占比进一步提升。杭州要求到2025年,全市清洁能源占比不低于68%,非化石能源占比不低于20%。

  浙江工业大学绿色低碳研究中心主任鲍健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能源结构的低碳化、产业结构的低碳化、消费结构的低碳化都是推动低碳城市发展很重要的方向,最重要的是能源结构的低碳化。与宁波相比,杭州本身没有太多重化工业,未来的重点是控制碳排放,逐渐实现碳达峰。

  2023年7月,《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绿色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正式公布,明确到2025年,杭州市实现规上工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全市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达40万千瓦,光伏累计装机达30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本地发电总量的比重不低于50%。

  《征求意见稿》也明确,杭州将实施能源低碳转型攻坚行动,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推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快氢能布局和应用、扩大外来绿电规模、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不少“零碳工厂”也在杭州建立起来,从生产源头减少碳排放。例如,临平西子洁能光储一体低碳工厂示范项目入选“2023年杭州十大低碳应用场景”。项目建设光储充一体化电站及智慧控制系统, 2022年光伏发电量约410万千瓦时,其中87%自用、13%余电上网。目前,该项目的光伏与储能系统累计节约6851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8万吨。

  杭州的生态碳汇在全国发展也较早,近年来融入更多数字技术,推动生态富农新模式。临安天目水果笋低碳数字化基地项目,以及林业碳汇方面的淳安县“国储林+碳汇林”建设的林业富产富民新模式,是其中的代表案例。

  浙江毛竹资源丰富,盛产优质笋,临安区天目水果笋低碳数字化基地项目与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农科院等大专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开发聚碳技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结合转化为氨基酸,给竹子提供营养,减少化肥35%,增加产量26。


米乐M6官网登录正版下载